说真的,每当看到福建舰上那道电光闪过,歼-35像被神明之手掷出的标枪一样射入云霄,那种感觉……真的很难形容。再看看大洋彼岸那些美国网友的哀嚎,“我们的福特号都八年了,还弹不了F-35C!”那种错愕,那种难以置信,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。
这事儿特有意思,因为它背后藏着一个大问题:那个曾经能把苏联拆得七零八落、一纸协议就让日本经济瘫痪几十年的超级大国,到底是怎么了?怎么就眼睁睁看着我们一步步走到今天,成了他们眼中那个唯一的、有分量上牌桌的对手?
答案说穿了其实挺没劲的,既不是美国人发了善心,更不是他们脑子不好使。纯粹就是,当年的他们,真的忙不过来。手不够用啊。
三十年,真的是河东,河西。
你把时间倒退三十年看看,那时候我们在世界地图上是个什么角色?经济体量小得可怜,军事上更是提都不用提。可那会儿的美国呢?他们眼前摆着两个能让他们夜里做噩梦的大家伙,一个管着枪,一个管着钱,哪个都够他们喝一壶的。
军事上那个,不用说,就是苏联。那钢铁洪流,那漫天的核弹头,整个冷战几十年,美国人的神经就没放松过。为了把这个庞然大物耗死,他们不光是拼了命地造武器,还玩起了更阴的招数,挖心。
从五十年代开始,他们就打开大门,请苏联那些最聪明的年轻人去美国留学。让他们看花花世界,给他们灌输自由思想,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怀疑的种子。这招太狠了,温水煮青蛙,一点点地从内部瓦解了苏联的精神支柱,最后那声巨响,其实早就埋下了引信。
另一个,就是当时经济上简直要上天的日本。八十年代的日本,那气势,简直是要把地球买下来。GDP都快追到美国的七成了,全世界都在算日子,看日本什么时候登顶世界第一。日本国内也飘了,开始琢-磨着摆脱美国,自己当个政治大国。
这美国能忍?开玩笑。一记经济上的重拳就砸过去了。1985年的“广场协议”,就是明着抢钱。强行逼着日元升值,一夜之间,日本那个巨大的资产泡沫,“噗”的一声,就破了。从云端跌落,然后就是“失去的二十年”,不,现在看是“失去的三十年”了。
好嘛,苏联倒了,日本趴了,美国人估计刚想开瓶香槟,一回头,发现欧洲那边又冒出来一个。欧盟。九十年代初一成立,经济体量上就能跟美国掰手腕了,而且它还想搞自己的防务,不跟美国玩了。
这不就是要挖美国的根吗?对付欧盟,美国的手段就“文明”多了,不直接下场干架,而是当起了搅屎棍。他们在欧洲边上不停地点火,制造冲突,目的就一个:把欧元搞臭,让资本都往美国跑,保住美元的霸权地位。
最经典的就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。那边一开打,刚诞生没多久的欧元,汇率“哗”地一下就掉下去了,元气大伤。后来就更不用说了,乌克兰、中东,哪儿有事哪儿就有美国的影子。把欧盟折腾得精疲力尽,经济搞不上去,难民问题一大堆,最后在安全上,还得乖乖地抱着美国的大腿。
那么问题来了,就在美国忙着跟苏联斗、跟日本斗、跟欧盟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,我们在干嘛?
我们在搞改革开放。我们在埋头盖厂房、修马路、搞生产。说句不好听的,那时候的我们,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都太弱了,弱到根本不值得美国人专门腾出手来对付我们。我们根本就不是一个优先级的目标。
而且,我们对当时的美国来说,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用处——一个巨大的、能生产廉价商品的基地。美国国内通胀压力一直很大,老百姓要生活,他们急需一个地方,能源源不断地提供便宜的衣服、鞋子、家电,来稳住国内的物价。
中国,正好。我们有的是年轻、勤劳的劳动力,还有超强的组织能力。加入WTO以后,就更成了名副其实的“世界工厂”。我们卖出去的商品,用美元结算,这些钱又流回美国,支撑了美元的地位。你看,这账美国人算得精着呢。他们觉得这是个双赢,一个愿打一个愿挨。
这个局面,一直到2010年,才悄悄变了味。那一年,我们的经济总量,超过了日本。
这下,美国人是真的感觉后背有点发凉了。2011年,奥巴马搞了个“重返亚太”,说白了,就是把炮口从中东调转过来,对准了我们。
后面几年,什么南海仲裁,什么钓鱼岛争端,都是他们在中国周边搅混水的把戏。直到2016年,矛盾彻底爆发。那场南海对峙,现在想起来还心惊肉跳。美国人派了两个航母战斗群,气势汹汹地要闯进来,全世界都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就要在那儿点燃了。
但结果呢?面对我们海军和火箭军摆出的决一死战的架势,美军舰队,在最后关头,撤了。他们blinked。
那一次,是一个标志。它告诉全世界,美国想靠几艘航母就在中国家门口吓唬人的时代,过去了。也正是从那年开始,我们的武器装备,进入了“下饺子”的疯狂时代。055、山东舰、东风-17、歼-20……一件件国之重器,就像是憋了几十年的劲儿,一下子全爆发出来了。
所以,才有了今天的福建舰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追赶了,这是在某些领域的弯道超车。当我们的歼-35干净利落地从电磁弹射器上起飞时,美国的福特号,还在为弹射系统没完没了的故障头疼。理论上4000次无故障,实际上两百多次就得坏一次,这仗还怎么打?
根子上的问题,是技术路线和工业底子。我们的福建舰,用的是马伟明院士团队搞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,这是跨代的技术,稳定、高效。福特号呢,走的还是中压交流的老路,技术不成熟就硬上马,结果把自己坑了。
这背后其实是两种哲学。美国人是“先上车后补票”,把不成熟的技术堆上去,把风险甩给一线士兵。我们是“技术不在实验室里成熟,绝不出门”,把风险留在后方。结果就是一个焦头烂额,一个稳扎稳打。
更要命的是工业基础。福建舰的供应链,百分之百国产化,出了小毛病,随船的工程师现场就给解决了。可美国呢?疫情几年下来,航母零件的供应商倒了一大片,逼得海军只能从还没建好的肯尼迪号上拆零件,去给福特号“续命”。这么一对比,谁在上升谁在下滑,一目了然。
回头看这三十年,美国不是“放过”我们,而是在他们的全球棋盘上,我们这颗棋子一开始没那么重要。他们想利用我们的廉价劳动力,想利用我们的市场,却严重低估了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决心。
等他们终于把苏联、日本、欧盟这些老对手都摁得差不多了,一回过神,才发现身边那个曾经人畜无害的合作伙伴,已经长成了一个他们轻易动不了的巨人。2016年的南海,是军事上的摊牌;今天的福建舰,是技术和工业实力上的摊牌。
一个国家的命运,说到底,还是要靠自己。今天的这一切,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是几代人勒紧裤腰带,埋头苦干,忍辱负重换来的。未来的路还很长,风浪也绝不会小,但只有自己变得更强,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,才能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上,站稳脚跟。
伍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