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安十三年,曹冲年仅13岁便去世。曹操痛失聪慧爱子的消息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。在众人前来安慰时,曹操深感绝望地说出了那句让人心酸的话:“此我之不幸,而汝曹之幸也。”意思是,曹冲的死对他来说是无可挽回的悲痛,而对于曹操的儿子们而言,却是一个机会,因为曹冲的死让他们有了争夺继承权的可能,这是他们的幸运。
后来,曹丕继位为魏帝时,也曾在不同场合表示过类似的情感:“家兄孝廉,自其分也。若使仓舒在,我亦无天下。”其中“仓舒”正是曹冲的字。曹丕的话意味着,如果曹冲或曹昂在世,他自己根本没有机会继位。
尽管曹冲聪明过人,拥有令人惊叹的智慧,他依然是一个庶出的儿子。曹昂战死后,丁夫人离开曹操,曹丕的母亲被扶正,使得曹丕成为曹操名义上的嫡长子。倘若曹冲能活到成年,真的能威胁到曹丕的继位吗?
曹冲的优点和劣势都极为鲜明。如果曹冲想要继位,单凭曹操的宠爱是不足够的。曹操再如何钟爱他,最终还得看他是否能获得其他兄弟以及群臣的支持,是否能够压制住那些强力的大将和权臣。如果曹冲继位,而无法凝聚足够支持,那么他将面临的是一场内乱,甚至有可能是曹魏的覆灭。
展开剩余80%首先,曹冲作为庶子,在东汉末年推行的嫡长子继承制下,他的身份和位置就处于极不利的境地。曹冲的母亲环夫人并不出名,史书也未曾记录她的背景,这意味着曹冲不仅没有母家的支持,也没有得天独厚的名分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曹冲想要与曹丕争夺继承权,困难重重。
而曹丕从曹昂战死、丁夫人离世后,实际成为曹操的嫡长子,名分上拥有天生的优势。作为嫡长子,曹丕的继承权几乎不容争议。曹冲不仅缺少支持自己的外戚,而且在与嫡长子的争斗中,明显处于劣势。
曹丕不仅在名分上占优,而且年纪比曹冲大了9岁。这意味着,曹丕在曹冲尚是孩童时,已经拥有了一批忠诚的大臣和武将的支持。等到曹冲长大,曹丕的支持者早已在其周围形成了庞大的势力。如果曹冲不能在这期间积累自己的支持,那么即使曹操倾向于把皇位传给曹冲,也无法撼动已经形成的局面。就算曹操心中有意传位于曹冲,但曹丕及其支持者绝不会坐视不理。即使曹操支持曹冲,曹丕的力量也足以挑战曹冲的地位。
如果曹冲想要培植自己的势力,他将面临极大的挑战。既然曹丕已经有了九年的先发优势,曹冲无论何时出场,都显得稍显迟疑。若曹冲试图挑战曹丕的权力,无疑会造成曹魏的内部消耗,最终使得这个政权陷入危机之中。
曹丕的兄弟们,也就是曹彰、曹植和曹熊,虽然在历史上曹彰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立场,但曹丕与曹植之间的权力斗争却一度非常激烈。曹彰身为勇猛的武将,常受曹操赞扬,因此有了众多武将支持;曹植凭借过人的才华和曹操的宠爱,也积累了不少文人支持。曹丕、曹彰、曹植三兄弟的联合将形成对曹冲极大的威胁。
假设曹冲参与了这场继承人的争夺,曹丕、曹彰和曹植的联合力量将成为他无法忽视的对手。曹冲面临的敌人不仅是他兄弟的支持者,还包括了曹魏政权内部的强大派系。
尽管如此,曹冲并非完全没有优势。虽然曹丕的身份和年龄都给了他巨大的优势,但曹冲也在其他方面有所突出的表现。曹操无疑对曹冲极为器重,甚至在曹冲年仅13岁时就公开表示过他希望曹冲继承魏国的意愿。曹操的支持,使得曹冲在群臣中的声望逐渐提升。
根据史书记载,曹操在曹冲活着时曾多次表扬其聪明能干,许多曾有罪的官员也因曹冲的辩护而幸免于难。这表明曹冲已经开始积累政治资本,并为未来的继位奠定了基础。若曹冲能够活到更大,他的才能和声望势必会得到更多的展现。而曹丕的嫡长子地位,若没有强力的支持,恐怕难以稳固。
历史上,曹冲去世时年仅13岁,尽管他显现出惊人的才华和潜力,但因为年纪尚小,未曾立下什么赫赫战功,导致他没能真正展现其领导能力。然而,若他能够长大,曹操定会为其创造更多立功机会,从而增强其继位的可能性。曹冲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,如果他活下来,或许不久后,曹丕的地位将面临严重挑战。
曹操对曹冲的期望显然非常高,曹冲继位的可能性也并非微乎其微。然而,曹冲最终还是在13岁时早逝,这个命运的转折点无疑改变了曹魏的继承格局。尽管曹丕在继位后仍心有余悸,认为如果曹冲活着,他自己必定无法继位,但我们也不能排除曹冲在成长过程中,未必能够保持当年的卓越表现。毕竟,历史上很多早熟的天才,长大后并未能够延续曾经的光辉。
因此,曹冲的未来充满了变数,尽管他早逝,但如果他能活下来,也许曹魏的命运将会有所不同。
发布于:天津市伍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